光用這張圖片,就可以找出該景物是日本嚴島神社的資料。
Google的搜尋方式起初是讓使用者鍵入文字查詢網頁,接下來則可對著手機說話找資料。周一,Google更發表新功能,讓使用者上傳照片即可檢索與照片上景物相關的資料。
這項實驗性的「景物搜尋」(search-by-sight)功能稱為Google Goggles,備有內含數十億幅圖片的資料庫可供檢索,並分析上傳的照片內容,可辨識書籍、音樂專輯封面、繪畫、地標、場所、企業商標圖案等等。
Google工程副總裁Vic Gundotra說:「我們的目標是能夠辨識任何圖片。這是我們在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領域最初期的成果。你可以對著景物拍照,並用你拍到的景物來作搜尋。」
他表示,Google Goggles功能還在實驗室階段,還有一些缺點,目前比較適合用來查詢某些類型的物件。
Gundotra在介紹Google Goggles功能時舉例說,他上傳一張日本嚴島神社(Itsukushima Shrine) 的照片去搜尋,結果在手機上便出現對這個知名地標的描述。
暫時不提供臉孔辨識
他指出,這項服務雖然辨認得出容貌,因為數十億幅圖片中也有許多臉孔,但目前決定暫不提供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服務,因為「我們仍必須解決使用者選擇加入(opt-in)和控管方面的問題。我們已有技術作到基本的人臉辨識,但決定暫緩,直到安全措施準備就緒為止」。
Google搜尋與使用者體驗副總裁Marissa Mayer表示,Google正努力讓搜尋結果不只是十個藍色的網頁連結而已,而是會提供「最好的解答」。她表示,過去67天以來,Google已推出33種不同的搜尋創新,平均每兩天就出現一種創新。
最終,Google希望讓使用者把手指當作現實生活中的滑鼠指標,點一下物體,就能獲得相關的資訊。Gundotra宣稱:「今天標幟著視覺搜尋之旅的開始。 」
和Picasa相片管理用的人臉辨識軟體,以及Google Maps街景(Street View)功能的臉部模糊處理一樣,Google Goggles也採用2006年收購Neven Vision而接收的技術。Neven Vision這家新創公司的聚焦於臉孔與物件辨識。
Google是在一場探討Google搜尋未來的會議上,發表Google Goggles功能。除此之外,當天Google還展示即時搜尋結果,以及用手機把一句口講英語翻譯成西班牙語的技術。他先用Droid手機把一句英語錄下來、傳到Google伺服器轉譯成西班牙文,然後再回傳至Droid手機,用手機上的文字轉合成語音技術讀出西班牙語。
Gundotra說,這項服務預定在2010年第一季推出。 (唐慧文譯
引用自http://taiwan.cnet.com/crave/0,2000088746,20143268,00.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