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應該反思中國市場戰略!——中日讀者熱評“窘境論”
本站從2009年10月起先後刊登了日本企業的中國市場戰略面臨兩難窘境、“日本產品在中國市場不夠先進”——中日讀者點評“日本企業的中國市場戰略面臨兩難窘境”、中國讀者反駁“兩難窘境”觀點——作者向日本技術人員介紹中國讀者的評論意見等評述文章,受到了讀者的熱切關注,並引發了中日讀者的討論。僅是中文網站就收到了200多條評論,成為本年度讀者最為關注的系列報導之一。
中國讀者之間產生了尖銳的對立。對於如何看待日本產品的品質,持批評態度的讀者認為,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日本企業的產品,尤其是日資企業的產品,已經
失去了曾經擁有的品質,並且性價比無法與中國企業與南韓企業競爭;而反對這一觀點的讀者則表示日本產品依然優秀,就算有個別不好的,那也大多是日企在中國
製造的產品(說到底這還是中國人自己沒有做好)。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日企沒有真正認真對待中國市場,沒有真正信賴中國員工,即便在做中國市場的時
候,依然照搬日本經驗導致其產品決策落後於市場需求,人員管理上發揮不出來中國員工的積極性。
許多讀者在留言中具體寫下了他們在購買、使用或維修日本產品時碰到的問題與痛苦經歷。對留言中提到的問題,由於本編輯部無法一一取證,所以本文暫且不
表。但是我們希望今後能夠有機會將這些問題直接反映給被讀者點名的企業。從時間的尺度來看中國讀者的評論會發現,由最初的“慷慨激昂”到後來的實際舉例與
理性分析,中國的讀者變得越來越理性與成熟。
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中國讀者對日本產品的不滿,可以看出其實中國讀者還是對日本產品充滿期待的,希望日本產品能夠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重現80年代日本產品在中國的輝煌時代。單衝這一點,日本企業也還是有希望的。以下為讀者評論的節選。(記者:曹暉)
一 日企應該反思中國市場戰略
“在中國,日本企業不是1-2家落後,而是知名企業全面落後,這肯定與日本企業的產品開發模式、人力資源管理落後有關係的,甚至與日本人的價值觀都有關係。中國華為、海爾等等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級的企業,是吸收了世界先進的管理理念的”。
“以前就注意到日本的電子廠商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弱勢。2000年以前消費電子領域基本上是日本廠商一家獨大,完全找不到任何一個競爭對手。但是
2000年以後日本廠商在消費電子的各個領域都受到了強大衝擊。這個應該不僅僅局限于中國市場,而是全球市場表現。我承認某些日本產品技術一流性能超強,
但是這並不代表你就能成功。想想iPhone剛推出時的火爆場面,那只是一個沒有3G功能的GSM手機,而那時的日本市場已經充斥了各式各樣的日本產高性
能3G手機。還有索尼又是怎麼被蘋果、三星、創新拉下隨身播放器王座的?日本企業一直都對技術有著執著的追求,20世紀後半葉這種執著的追求成就了一大批
日本公司。但是不要忘記了,再好的技術也要有人用才行,現在日本企業給人的感覺是太陶醉於企業內部的強大技術及經濟實力,而忽略了市場的需求。脫離市場需
求,再好的品質和技術也是換不來利潤的”。
“日本企業是立足於開發產品來引導市場,中國企業是完全立足於市場需求來做產品。這是兩個極端(實際當中可能沒那麼極端,但是這個現象),前者帶來高
品質但高價的產品,後者帶來低價格且低成本低品質的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前者的市場越做越小,後者本身則很難持續性成長。就是一個是SALES,一個是
MARKETING。這兩個極端都很難持續發展。相比之下,歐美企業在中間位置,這個比較健康”。
“這不僅僅是日本廠商的問題,是所有行業領先者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尤其是所謂“品質過剩”。對於這一點在技術差異較小的IT產品上特別明顯。對此不應抱著引導客戶接受或者改變客戶的心態,而應“尊重”客戶的選擇”。
“從根本原因來說,日本人還是對中國有很大的偏見和傲慢,這種情緒如果不改變,日貨總有一天要完全從中國市場剔除”。
“能延伸出這麼多的討論還挺有意義的,不過“兩難窘境”的作者應該只是想提醒日本的企業注意“破壞性創新”和“延續性創新”而已,很多不了解這個理論
的讀者解讀時往往是另一個方面的思考。個人不覺得原文作者的闡述有什麼問題,中國大部分是低價格策略的破壞性創新,當然日本很多知名品牌挂羊頭賣狗肉的
“持續性創新”也的確容易讓國人看到這篇文章後產生反感。好比日本一些汽車品牌特別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的汽車,其實就是對歐美係汽車的“破壞性創新”,只是
這種“破壞性創新”本身降低了國人對日本產品的美譽感,這種被欺騙感的落差,影響了很多日本的品牌”。
“日本產品品質我還是覺得很好的,我們如果把Segment細分便可以知道日本產品的受落程度。只是日本公司在管理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市場上用日本本土
那一套精細的行銷在速度和掌握面上落後很多,這當然是保守但他們的做法也是比較安全的做法,他們要跑馬拉松,然我們則用短跑來評估他們,這似乎不當。所
以,我覺得還是要看未來二三年他們的表現吧”。
二 高不成低不就的產品定位,性價比太差
“根據我在日本企業工作的經驗。現在的日本企業應該沒有上世紀70-80年代時候打市場時那麼重視產品品質。現在的日本企業有一種風氣,就是一味地“原低”,即降低成本,由此帶來的品質問題不在少數。這也是其品質大不如昔的重要原因”。
“由於兩國居民收入的巨大差異,中國市場的需求與日本確實是存在很大的差異。最簡單的例子,日本市場電子鍋、洗衣機的平均價格跟中國比一下就知道。日
本廠商的產品都是瞄著日本市場的需求,也就導致了作者認為的“品質過剩”。由於中國發展存在著很大的不平衡,龐大的低端消費市場不用說了,達到日本消費水
準的人口也是海量的。所以我覺得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對中國市場,既要有完全符合日本消費水準的高端產品,也要有針對低端消費需求專門設計的產品。我感覺日
本產品在中國實際問題是,搞了一些兩邊都夠不上的雞肋產品。在中國上市的高端產品功能、品質有很多縮水,讓中國消費者感覺受到了歧視,而中低端產品價格又
沒有優勢。另外,我覺得日本的高端產品在中國可考慮一些創新的銷售通路,比如B2C網路銷售。因為在中國高端消費人群的密度肯定是遠落後於日本的。所以,
採用傳統銷售通路成本必然很高。以我為例,很想買一個優質的IH電子鍋。但是,市場上好像根本看不到”。
“我的感覺是 1.
在做研發時,沒有對中國市場做有針對性的調研,主要還是根據本國的需要在研發產品。但實際上現在中國的資訊流動程度,已經遠不是80年代的落後和閉塞了。
2.行銷策略的問題,低端產品做不過中國國內企業,高端產品做不過歐美企業,自然定位就尷尬了”。
“在中國賣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性價比不好,而性價比的定義(性能和價格的定義)在中國和日本乃至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其實是有著不同的內部認同,要做到
中國市場認可的“性”“價”比,需要日方人員對中國消費者的普遍認識、看法、心理和收入、消費意識有著非常清楚的了解,這一點不容易做到,尤其是“性價
比”的內容描述是會隨時間發展變化的”。
“關鍵是日本企業在華推出的產品的品質與功能是否符合消費者的需要,是否能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試想一個消費如果花費了高出同類產品1.5倍甚至更
高的價格購買了A品牌的產品,他會希望這樣產品能給他帶來怎樣的體驗?如果A品牌的產品比價格比它便宜的多B品牌使用了同樣的時間或者更早的損壞了,如果
損壞後的維修週期還比B品牌長,如果消費者在產品選購前的對比中發現A品牌在國外推出的產品上有他想要的功能(且此功能在國內完全可以實現),而沒有在國
內同等級的產品上發現此功能,如果A品牌在國內推出的產品的功能並沒有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而其價格卻比國外同品牌同等級產品售價更高……請問企業
的決策者們,技術者們,這樣的產品你們會選購嗎?日本企業的危機意識確實值得欽佩,可如果始終無法從正確的切入點著手解決問題,那一切都只是無用的掙扎而
已。如何才能找到正確的切入點?窩在家裏閉門造車是絕對不行的。我覺得現在的日本企業真應該回過頭靜下心來好好復習一下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經營之道,真正去
傾聽消費者的心聲,這才是真正的出路”。
“日本的研究開發能力,是世界一流的。這是勿庸置疑的。在我看來,日本在中國市場這種“困境”,有兩個原因。一,對中國的國家戰略。戒備心所導致。
二、對中國市場不了解。中國人在八十年代建立起來高度依賴日本商品的消費心理,這種心理,對日本多麼珍貴!可是日本人輕易放棄。在列國產品紛紛進入中國市
場的時候,日本商品走到了後面。人為地壓低進入中國商品檔次的戰略策略,導致日本在中國市場的今天的劣勢”。
“真的是“成本”與“品質”這對矛盾體造成中國消費者對日本產品低品質的印象嗎?我看未必,其實我相信在日本生產的本國使用的產品的品質是一流的,但
是在中國的日本企業生產出的並且銷售到中國的產品是否也具有一樣的品質呢?我想,即使在價格遠高於日本同類產品的情況下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汽車行
業最為典型(卡羅拉的配置和價格就能說明一切),難道在中國的生產成本人工成本會比日本高很多?不否認有些行業的一些特殊性,但是日本企業在中國是否也所
謂的“入鄉隨俗”,甚至是從觀念上輕視中國消費者的判斷能力,這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
“日本廠商向中國市場提供的產品確實品質很差,東芝豎線問題、卡西歐排線問題,夏普黑屏問題……這些都是只有中國市場上的產品才有缺陷,賣向香港和歐
美的往往並沒有這種問題。
之前跟夏普董事酒井功聊天時,他也曾跟我說夏普賣往中國的產品都是由在日本相關部門專門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的,所謂的專門,就是簡化各種功能,而且那個部門
對中國並不了解,完全靠自己猜測中國消費者的品味。優質的日本貨是80年底末90年代初的事情了”。
“從我個人看NEC電子,(NEC旗下做半導體的部門)來看,NEC電子的反應速度非常之慢。
NEC電子試著做過VCD的方案,可是方案從來沒能夠跟上市場,沒能量產過。NEC電子今年初想推電磁爐市場,但帶來的晶片卻是兩年前市場上一度接受的功
能規劃。日系廠商普遍的品質還是不錯的,即便算有時候沒有把最好的帶過來,可能跟我們的消費水準有關。問題是在電子方面,韓、臺、中國大陸自己的企業製造
技術的提升以及成本意識造成了日企電子的窘境”。 (注:本評論中提到的有關NEC電子的事例,未經本編輯部確認,為保證評論的完整性,在此刊出。特此聲明。技術在線!編輯部)
“日本大多電子產品的價格相對於中國目前的主流消費者而言仍然屬於奢侈品的範疇。如果要中國消費者付出多100%價格而性能只多20%,大多中國消費
者會認為是非常不划算的。就算20%的性能已經是非常巨大的差距。特別是電子產品這種快速淘汰,快速更新換代的產品”。
三 售後服務未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主要是高質高價之後的售後服務,對消費者有偏見,我們花了比歐美更高的價格,卻得不到應有的售後服務才是消費者不買帳的主要原因。沒有十全十美的產品,但可以由服務來彌補”。
“中國消費者不怕產品出問題,但是怕被蒙在鼓裏和不能善後。中日兩國消費者對廠家品質要求不同。日本消費者要求盡善盡美,稍微有瑕疵這牌子可能就被釘
死了。中國消費者沒這麼多要求,產品品質可以不好,產品也可以是半成品,只要出問題後服務態度好就行。消費者會原諒的。就說東芝液晶電視的“豎線門”。其
實是三星面板的品質問題。那東芝出這個問題主動一點退換就好了,然後找三星怎麼賠是東芝的事情。東芝偏不,出了品質問題一直拖,拖到最後被消費者鬧上媒體
蓋不住了才拿出解決方案。很諷刺最後的方案還是換機或者退貨。這又何苦呢,既然到最後還是要走這條路不如早點做,至少品牌能撈個“負責任”的好名聲,而不
是賠了牌子又賠錢。佳能和索尼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經常會主動告知消費者產品有問題,並進行免費維修。這就對中國消費者的胃口”。
“說“在中國市場上,日本產品良好的品質和可靠性還未得到充分的認知與理解”,這是不對的。在1980年至1990年間,日本產品曾一度成為高品質和
高可靠性的同義詞。但也許那時在中國市場賺錢太容易了,培養了日本企業的傲慢態度。中國消費者長期無法享受與日本本土及歐美消費者相同的售後服務,出口到
中國的產品也一再暴露出品質問題。而在發生糾紛時,日本企業常常不能勇敢地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迫使消費者走上漫長而無望的維權之路。這些事件使中國消費者
對日本產品和企業感到失望,再加上中國產品和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的競爭,在價格上不具備優勢的日本產品在中國市場只能面臨日益萎縮的局面。我們知道,日本
企業在中國的售後服務大多是由中國僱員提供的,在發生糾紛時維護企業利益是可以理解,但如果因中國法律不夠完備,就把損失轉嫁消費者頭上,最終會損害日本
企業的長遠利益。日本企業應該堅持用對待本國和西方消費者同樣的態度來對待中國消費者,對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實行與本國同樣的品質標準,並利用中國較低的人
力成本增強價格方面的競爭力。如果能做到這些,日本產品在中國市場必然會佔據相應的佔有率”。
四 體制僵化,人才短缺
“日本產品的設計大多在日本,他們很難接觸到中國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和喜好,設計的東西從技術和品質來講都是好東西,但現在就是不好賣。當年中國剛開放是沒
有見過好東西,所以日本家電大行其道,但現在中國的消費者很容易就接觸到世界最先進的產品,反而日本的東西落後潮流了。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日本企業要把研發中心放到中國來,把市場的決策權放到其中國的總公司來,不要搞個市場活動也要日本總部批,在日本的人怎麼可能知道
中國的市場?等他決策豈不是胡拍腦子亂決策?
南韓的東西從品質和技術來說其實要比日本差,但他們找對了中國消費者的心態,可以品質稍微差點,但要絕對時尚和功能多樣化。
這就是市場經濟,按說日本比中國更早實行市場經濟,但在中國始終沒按市場來說,說到底還是歧視中國市場,更看重歐美市場”。
“我想日本數位類公司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人上,無法實現企業人才的現地化,才是日本企業的真正的短板。進入中國幾十年,在華分支機構的主要負責人仍然由
日本派駐。手機類的日本企業更是一個典型的實例,從進入中國市場到退出,幾乎從來沒有建立起在中國的真正的研發,採購,生產銷售的整體產品體系和戰略。輕
視中國的市場,那麼在中國市場上的失敗也就成為了必然。想固執的在其他市場上複製在日本成功的策略,那麼被市場所拋棄也並非不可理解。除了在一些核心元器
件上的技術領先所造成的壟斷優勢卻沒有能在合成最後完全的電器產品的領域形成優勢已經給日本的電子企業敲響了警鐘。這片領域本來是他們戰勝歐美企業崛起的
並且把他們延續到高精尖的電子部品領域。現在他們正在從這裡退出”。
“我訪談了幾個在日子企業工作的海歸,發現日本企業的最大問題是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日本公司不是以能力為導向的,而是以民族為導向的,哪怕你已經是日
本護照的公民,如果不是日本血統,你都不能擔任重任,即使你在中國市場上你比日本人更能創造價值,你的權力、待遇和權威也是比日本本土人低一等的。在全球
化的時代,歐美企業是以能力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像微軟等,都是美籍中國人擔任中國區總裁,待遇是高於本土的美國人,因為它的薪酬是按價值創造的大小來
分配的”。
“日本的產品無論從外觀或內在品質,都值得中國企業學習,但是不可否認,日本企業在中國的佔有率正在縮小。我認為,除了技術差距逐步縮小以外,和日本
企業沒有用好人有關,舉例:京瓷上海分公司(在電信大樓內)前臺小姐穿拖鞋上班,待客人態度惡劣,這對日本的企業影響很不好,此後我選用產品時一般不考慮
日本貨”。
“日本企業最大的強勢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裏做獨特的技術,比如SONY的MD。但是到了崇尚平臺化、開放與合作的後網際網路經濟時代,這個強項卻成為日本企業固步自封的短板”。
“中國市場的需求是多層次的,快速變化的。日本產品品質只能符合某個層次的需求,如果不是以中國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產品,那市場佔有率會越來越小。我認為日本企業的開發流程和策略有問題,歐美企業都採用集成產品開發模式,日本有點技術為導向”。
五 也有意見認為日本產品與技術仍是高品質的代表
“從基礎技術,機械等需要長期研發投入和認真精神的領域,日本仍然很領先”。
“我認為日本產品在大陸市場仍然是世界超一流的產品。小到尼康數位相機,大到東芝的核電站,尤其是飽受中國人讚美的川崎重工的新幹線,哪一個不是世界
頂級產品?在家電領域,你能找到超過日本公司的商家嗎?在汽車領域,你能找到專為普通消費者製造汽車而不依靠公款訂購的廠家嗎?在援助領域,日本廠家更是
在風能發電和污水處理廠等項目提供了無私援助,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能比日本做的更好?”
“我在日本生活過8年,回國到現在也已經10年,我認為這個問題是比較複雜的,日本產品毫無疑問品質優秀,但是中國的消費者有時更喜歡歐美產品,經濟
能力不行的轉而選擇國產或南韓製品,日本產品因此處於比較尷尬境地,就我個人而言是堅決支援買日貨的,問題是並不容易買到,超市裏偶爾見到的電子鍋價格要
比在日本貴許多。
至於手機不能用來說明問題,日本的手機很好但是主要針對日本人喜好開發,這當然在中國缺乏競爭力,中國大陸有特有的追求名牌的心理,日本手機確實在世界上
很難稱為名牌,我認為這與日本手機市場被系統業者主導有一定關係”。
“日本的產品在中國的成功例子實際上還是很多的,如二十年前的彩電幾乎被日本技術壟斷,另外,石英電子鐘錶機心直到現在還是日本西鐵城,精工佔主導地位!”
“發表兩個個人觀點:
1,目前日本在電子技術的大部分領域的發展水準都比較領先,這是毋庸置疑的,個別南韓品牌在日本技術基礎上的改良並不能改變這個整體事實。這是一個民族性
格文化帶來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能模倣而來的。 2,
同意有些讀者反映的普遍情況:造成目前日本產品市場佔有率不高的其中一個原因跟目前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有限有關,人人都希望購買高品質的產品,日本歐美社會
是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橄欖型穩定結構,他們有足夠的能力來購買高品質價格適中的產品,但反觀中國社會階層,就會發現那些有購買高品質產品力的人群數量
遠遠低於上述發達國家,大部分的消費者無力購買日本產品。不同意某些口頭上拒買日貨的人士,所謂拒買其實實質上是對於日本產品價格過於昂貴的一種變相的抱
怨,如果日本產品的價格能夠在他們負擔範圍之內的話,我猜想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購入。所以日本產品希望擴大中國市佔率的話還是能開發出一些價格能夠讓大部分
人群能夠承擔的產品,但這需要面臨市場佔有率和利潤之間平衡的抉擇”。
“日本有個特點:一流產品專供本國人。中國也有個特點:一流產品出口日本這樣的國家。你們說哪個國家做得更正確?多少中國人一邊罵日本一邊不遠萬里去
日本購買日本制奶粉,不就是知道日本奶粉是世界品質最好的奶粉嗎?多少中國人回國時在行李裏夾帶日本牛肉,不就是知道日本牛肉是大陸最昂貴的牛肉嗎?日本
稻米在上海超市被搶購一空,儘管價格不可思議的昂貴,你以為中國人傻了?日本用自己的火箭自己的衛星發射外太空探測器,整個歐盟科技界都為之羞愧。離開日
本電器,F22戰機都飛不到天上。尤其感動是日本人在細節上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三星液晶世界銷量第一,但就是離不開日本制的薄膜。在特殊領域,體積
小電流大的功率管日本產品獨霸天下。戴著有色眼鏡看日本,你的眼裏肯定看到是一個不正常的日本”。
“日本的產品我認為還是是不錯的,只是日本商人要反思在中國的做法,不能老是以老大自居,因為時代已經發生變化了”。
“身為台灣的廠商,我從日本承繼了許多的技術和品質知識、並同時牽涉了中國大陸十幾年的業務工作;我對於中日讀者的諸多反應,幾乎都能感到共鳴。所謂
的"事實",就好象是"瞎子摸象"的寓言一般,很可能就是這些觀點同時成立時的立體影像。日本讀者一面倒的觀點,其實是一種警訊,缺乏多樣化思考的原因很
可能緣自於資訊的不足。大多數日本公司或者是日本人對於產品品質的要求我們是深有體悟的。但是如果不能在第一現場去了解市場的情況,僅僅只用價格和品質這
樣的理解去推斷,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誤判。如果深信於此,並且進一步的推出所謂"恰當品質"的產品,那日本廠商就真的危險了”。
六 來自中國讀者的建議
“數位相機仍是日本品牌獨佔鰲頭的市場, 生產者與消費者只要去分析這個市場, 就可以知道日本貨在相機可以維持優勢而其他品項市場卻失利的原因何在?”
“難道就不能搞雙品牌戰略嗎?在日本工廠生產高檔品,在華南工廠生產低檔品,分品牌銷售,設計團隊相同. 日本的手機太貴,千元一下才是主流”。
“中國消費者比較“感性”,歐美日消費者是“數據派”。中國消費者買東西並不十分看重數據,而是“跟著感覺走”。很簡單的例子。國產冷暖空調品牌不管
檔次高低從1000多到5000多元的機子都配備一種名為“電輔熱”的功能。啥叫“電輔熱”。電輔熱就是往空調裏面加一個800W~1200W的電熱絲。
這樣就算熱泵性能不好制熱性能也不會衰減,但功耗非常大。日本國內的冷暖空調根本看不見這樣的設計,因為功耗太大,而且用起來很乾燥。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國
的空調有這樣的設計。不過國內消費者哪懂得啥是熱泵、啥是電輔熱、啥是高功耗,只要大冷天空調還能出熱風消費者就會認為空調性能“好”,至於這“好”性能
的代價他們根本不管。反正現在不少國產空調的電輔熱根本不設開關(或者默認開啟,想關還要用點腦筋),生怕用戶哪天手癢關了這幾百瓦的玩意制熱性能就露餡
了。像松下等日本品牌在國內空調的“電輔熱”基本是選配,國產品牌卻是標配。換一個不懂行的消費者用起來就會形成國產空調製熱效果“好”的錯覺,哪有這回
事兒。所以日本廠商如果真的想在國內混下去最好把自己的產品變得感性一些,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做這塊市場”。
“技術人員在企業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現在日本企業的問題是系統問題,而不是幾個產品是否對路的問題,所以,作者應該向日本企業的主要責任者CEO反饋中國讀者的建議。日本的汽車業的NISSON、本田等在中國不是蠻成功的嗎?那就是CEO領導的好”。
“像汽車後保險桿,沒有任何數據表明汽車裝了這玩意兒追撞時可以減少傷亡率,但國內消費者看著車有這根東西就覺得安全,比你說一百個吸能都有效,那就裝上吧。何必和消費者過不去”。
“日本產品也好,中國產品也好,或者其他國家的產品也好,要在中國賣得好就需要符合中國國人的需要,就像本田在美國作Pilot汽車一樣,如果在日本
生產我想肯定沒有人買,因為沒有這麼大的路可以走,但是在美國卻賣得不錯啊。所以說還是要在中國做中國人喜歡的東西才可以。總的來說,我覺得日本產品還是
有自己的優勢的,只是不能用原來開發美國市場一樣的方式來開發中國市場,必須要通過大量的中國本地人將企業和產品本地化,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這樣才能達
到雙贏,中國人才能享受到應有品質優良產品和低價格的產品”。
七 日本讀者的思考
“真是一篇意味深長的文章。過去日本也有過崇尚德國產品(照相機和音響產品?)、除了電源以外全都使用德國標準的產品,從而獲得某種地位的優越感的人群。
這些人群為德國產品所刺激,開始面向日本市場對產品的性能和價格進行改良,從而使得日本產品在價格和功能方面有更多的選擇,日本產品才得以普及到了廣泛的
消費人群”。
“現在的中國也許存在與過去的日本相同的動向,“時代變化的速度加快”、“由於模組化的部件增多,所以在中國如果瞄準某些消費層,即便是國外產品的性
能和價格,也還是有銷路的”,這一點與以往的認識大相徑庭。尤其是在中國如何給產品賦予價值更是極為感興趣之處。消費群體希望購買的產品也肯定與日本有著
極大的差異。某些特定的部件通過使用日本產品來提高產品價值的做法也不無可能,比如強調“索尼鋰電Inside”等”。
“緊跟先行者的後方人員能夠看到前行者在奔跑過程中的遇到的許多事情,有些事情可以藉為己用,有些可以引以為戒,而跑在前頭的日本(也許只是日本自己
這樣認為?)反而看不到這些。所以有些時候,需要回頭看看,甚至就跑在第三名的位置上,這樣能夠看到許多問題。技術在線!作為Tech-On!的中文版,
能夠刊登一些中國走在前列的領域以及產品戰略,並反襯出“日本忽視之處”的文章,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中國讀者的意見是針對按照日本人的眼光看問題的思維方式的”。
“日本之所以產生“孤島現象”,不僅僅是高級產品,從海外的角度來觀察日本人的看法與想法,會發現有很多其實是很特異的。為了不成為孤島,日本人的看
法與想法在日本國內也許是牢不可破的常識。而為了在今後快速增長的中國等地取得成功,拋開日本人的常識也許非常重要”。
“世界中有許許多多的創新在進行之中。過去,有著國界作保護,使得這些創新之間相互很少干涉,而現在的無縫世界裏,人們可以相互獲得資訊。中國讀者的評論,雖有感情化的色彩,其中也有相當成熟的意見。我認為現在的日本就是中國讀者指責的那種水準”。
來源: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sino/49190-20091209.html?ref=ML&limitstart=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