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雞肋還是金礦?中國藍光高畫質規格“CBHD”的未來前景

2009/08/11 00:00

  2009年4月22日,中國藍光高畫質CBHD(China Blue High-Definition)視盤機正式面市,TCL、新科等正式向市場推出CBHD播放機產品,華納兄弟、中唱總公司等內容提供商也宣佈提供 CBHD規格的影片,這意味著中國藍光高畫質光碟產業從規格制定進入市場開拓新階段。目前,中國已經完成了包括CBHD標準制訂、關鍵技術研發、光碟製 造、內容加工、整機製造的CBHD產業鏈佈局。與數年前的DVD產業相比,CBHD的做法顯得更加穩健。不過也有一些中國主流DVD企業不看好CBHD, 稱其有可能重蹈當年EVD覆轍。CBHD未來前景發展如何?是會再現類似VCD產業的輝煌?還是步EVD後塵?在此,筆者嘗試做一些分析和探討。

一 CBHD能夠成為應對藍光專利的法寶嗎?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CBHD的發展歷程,2002年年初的“DVD專利事件”給中國的DVD整機企業上了一堂生動的“專利”課,這次事件也重創了曾 經繁榮的中國DVD整機企業,在此之前,中國DVD機年產量超過3000萬台,佔到全球產量的90%!專利事件之後,中國DVD機出口受阻,出口量銳減 80%!大批DVD機企業倒閉,僅深圳寶安一地在數月內就倒閉了DVD整機企業40余家,中國數家頂級DVD製造商在此之後宣佈倒閉。

  此後,中國音視訊產業一直在對此事件進行反思,很多企業認為中國視盤機企業不應該僅停留于加工產品,而更應參與到有關標準的制訂中去。

  2002年以後,存活下來的DVD企業開始嘗試支援中國自主音視訊產品。2003年11月,上海廣電、新科、夏新、長虹等9大生產商聯合成立“中國 EVD聯盟”,2004年元旦推出首臺EVD碟機。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的EVD播放機在11月18日上市。2005年2月23日,當時的中國資訊產業部 發佈“關於批准發佈《高密度數字鐳射視盤系統技術規範》電子行業標準的通知,將EVD確定為“電子行業推薦性標準”。似乎EVD可以成為中國新一代影碟機 標準了,但是由於EVD的技術優勢相比當時國際上推出的兩大下一代DVD標準——藍光光碟(BD)和HD-DVD並沒有優勢,反而顯示出不足,例如以東芝 為首的HD-DVD和以索尼為首的藍光光碟標準,所採用的每張光碟可以存儲數十GB的數據,但EVD標準僅有8.5GB的容量,另外,,雖然EVD聲稱解 析度達到了“1920*1080i”的高清晰圖像標準,但由於光碟容量先天性不足,EVD的圖像品質尚不足以同日本兩大標準抗衡。另外,加上片源問題、通 路問題、產業鏈構建等等多個難題沒有解決,隨著EVD主力夏新和長虹加入東芝HD-DVD陣營,EVD宣佈徹底失敗。

  另一些中國企業推出了試圖取代DVD標準的其他標準聯盟組織,例如,凱誠高畫質聯合中百信、中視傳播、蘇寧電器推出HDV,上海晶晨攜手創維、長虹、 TCL、康佳20家企業,成立了高清晰度視訊光碟產業聯盟(HVD聯盟),共推HVD。但是也是由於片源以及優勢不明顯,這些技術也逐漸被淘汰。

  隨著全球高畫質播放趨勢日漸明朗,兩大國際DVD標準之爭愈演愈烈,雖然從2003年開始,中國技術企業開始和藍光陣營接觸,但是由於索尼主導的藍光 技術陣營不看重來自中國的聲音,因此中方完全沒可能進入藍光的核心技術。而且,中國現有的DVD生產設備根本無法介入藍光規格的生產。如果選擇藍光,對於 生產廠商而言,則意味著全部設備的重新投入。相比之下,中國的現有生產能力,在經過升級後可以被用於HD-DVD的生產。因此,2004年開始,中國清華 大學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開始和東芝接觸,並且在研發中國版HD-DVD方面獲得了東芝的支援。

  根據中國清華大學光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龍法的解釋,中國本土的標準CBHD在HD-DVD之上至少已經完成了四項技術——調製編碼、導航、 AVS音頻以及數據版權管理。CBHD規範與標準HD-DVD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調製解碼。這項專利技術被DVD論壇通過,也就意味著中國可以進入到高 畫質格式專利技術的授權方陣營去參與討論。

  2007年2月27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37屆DVD論壇指導委員會上,C-HD DVD-ROM(CBHD的另一種說法)物理規範獲得最終通過,這意味著中國版HD-DVD技術標準正式通過DVD論壇認可。

  2008年年初,在東芝宣告敗退HD DVD業務後,為防止藍光光碟的壟斷,中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標準的CBHD堅持在2月22日如期推出。CBHD是物理格式建立在東芝放棄的HD DVD之上,但在導航、解碼等方面加入了中國技術的中國自主藍光光碟格式(編者注:索尼的藍光光碟和東芝的HD DVD,其鐳射頭均發射藍色鐳射讀取磁片。因此,兩種技術在物理上都基於藍色鐳射),俗稱“中國版HD DVD”。下表為CBHD、藍光光碟和DVD的技術規格比較。

表1:CBHD/BD/DVD光碟規格對照

光碟類型 CBHD(ROM) BD(ROM) DVD(ROM)
光碟直經 12cm 12cm 12cm
光碟厚度 1.2mm(0.6+0.6) 1.2mm(0.6+0.6) 1.2mm(0.6+0.6)
光碟容量 15GB(單層)
30GB(雙層)
25GB(單層)
50GB(雙層)
4.7GB(單層)
8.5GB(雙層)
鐳射波長 405nm 405nm 650nm
光斑尺寸 0.55μm 0.58μm 1.32μm
物鏡數值孔徑 0.65mm 0.85mm 0.60mm
軌道間距 0.40μm 0.32μm 0.74μm
最小資訊坑長度 0.204μm 0.149μm 0.40/0.44μm
視訊解析度(最大) 1920×1080(1080P)  1920×1080(1080P)  720×576(PAL) 
調製編技術 FSM調製* BD調製 EFM調製
       
主要視訊壓縮編碼 必備 AVS-Video*、VC-1 MPEG-2
H.264、VC-1
MPEG-2
可選 H.264、MPEG-2
主要音頻壓縮編碼 必備 AVS-Auio*、DRA* DRA* Dolby True HD、AC-3
DTS HD、DTS、LPCM
AC-3、DTS
MPEG、LPCM
可選 AC-3、LPCM
導航技術 CETC導航* BD導航 DVD導航
內容保護技術 128位*
AACS
128位 CSS(40位)
文件系統 UDF UDF UDF
視訊數據傳輸速率 36.55Mbps(1X) 53.95Mbps(1X) 10.08Mbps(1X)
視訊位速率(最大) 28.0Mbps 40.0Mbps 9.8Mbps
節目播放時間 HDTV點135分鐘 HDTV>135分鐘 SDTV點135分鐘
主要相容光碟格式 CBHD/DVD/CD BD/DVD/VCD/CD DVD/VCD/CD

 

圖1 CBHD碟片和DVD碟片比較(點擊放大)



  2008年7月25日,中國高畫質光碟產業聯盟正式宣佈中國藍光(CBHD)完成產業鏈佈局,宣告中國藍光高畫質啟動。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副司長趙波到場致辭,體現了中國行政部門對CBHD的重視。

  不過,CBHD並非擁有100%自主智慧財產,只是降低了原有的專利費用。例如在DVD時代,物理格式佔到了總專利費用的65%,由於CBHD採用了 中國自主研發的新調變解調碼,因此可以將物理格式方面的專利費用大幅降低。同時,CBHD在應用層上將採用強制支援中國自己的AVS影音與DRA音頻標 準,同時採用自主開發的導航技術,而在版權保護方面,也沒有採用目前國際通行的AACS等技術,而是自主研發的技術,這方面也可以規避一部分專利。

  所以,CBHD可能會成為抗衡藍光、謀求話語權的一個途徑。未來CBHD和藍游標準進行交叉授權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畢竟藍光光碟已被接納為國際標準,並且全球各大電影公司全面倒向藍光。

二 CBHD播放機面市,消費者觀望者居多

  目前已經有三家企業宣佈提供CBHD播放機,分別是新科、TCL和清華同方,但是已經面市的產品只有兩款,分別是TCL的THBD-1008和新科的 CBHD-9100,其價格都在2000元左右。主要在中國兩家最大的家電及消費電子產品零售連鎖企業國美和蘇寧銷售。

光碟格式 CBHD/DVD/CD








TCL推出的CBHD播放機──THBD-1008
輸出解析度 1920×1080
視訊功能 視訊壓縮格式:VC-1, H.264/AVC, MPEG-4, MPEG-2
視訊介面:l×HDMI數字視音頻一體化介面
l×YUV色差視訊輸出介面
l×CVBS複合視訊輸出介面
l×Digital Optical輸出介面
音頻功能 數位音頻格式:Dolby digital, Dolby digital plus, Dolby Ture-HD, PCM
音頻介面:l×2.0ch 模擬音頻輸出介面
其他性能 耗電功率<40W, 待機功耗<1W
電源性能 220V/50HZ
產品尺寸 430×320×54mm 
產品重量 3.5kg


光碟格式 CBHD/DVD/DVD+R/DVD+RW/VCD /CD/MP3/JPEG












新科CBHD播放機CBHD-9100
輸出解析度 1920×1080
視訊功能 AVS-Video / VC-1 / MPEG-4 / AVC、JPEG
音頻功能 AVS-Audio / L-PCM / DRA(中國)/ Dolby AC-3
其他性能 採用中國自主產權的4-6調製編碼
導航性能 CETC導航系統
輸出埠 HDMI高畫質一線通輸出埠



  新科的CBHD播放機在音視訊方面還支援中國本土的標準AVS和DRA,顯示CBHD播放機製造商刻意迴避國外標準,以避免陷入類似當年“DVD專利事件”的專利糾紛。

不過,相比目前在中國銷售的藍光播放機(以下簡稱BD播放機),例如的索尼BDP-S300或華錄的BDP0801,這個價格並沒有明顯的競爭力,加之目 前支援CBHD的影視內容並不多,所以很多消費者對CBHD播放機採取的還是觀望的態度,真正購買的人不多,在IT專業網站中關村在線 (www.zol.com.cn)的藍光播放機熱門排名上,名列前茅的依然是支援Blue-ray格式的索尼、華錄的DVD播放機。見圖3。


圖3 藍光播放機熱門排名(圖中橙色框為CBHD播放機)(點擊放大)



  導致CBHD播放機沒有銷量的另一個原因是廠商投放市場的播放機數量有限,在上圖中,新科的CBHD-9100甚至顯示為缺貨。新科副總裁陳長峰透露 僅拿出兩萬台CBHD碟機用於第一批次的市場投放,核心城市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TCL集團副總裁史萬文也透露TCL五一期間在全國10個核心 城市僅投放幾萬台CBHD碟機。如果按照新科的投放數量來估計TCL的投放數量——每個城市不超過5000台,TCL首期投放的總數量不會超過5萬台,兩 家合計在7萬台以內。所以廠商也不過是在測試公眾對CBHD藍光播放機的接受程度。

  目前兩款碟機是售價分別是CBHD-9100為RMB2580元,THBD-1008為RMB2336元(7月31日價格),很多消費者認為CBHD 播放機超過2000元的價格仍顯過高,它們期待播放機的價格可以降低,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市場成熟迅速,可能在一年以後每台CBHD碟機價格降至 999元,以更接近市場大多數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該人士強調,這只是假設,需要市場支援。

讓中國CBHD業者振奮的是華納兄弟明確表示支援CBHD,中錄華納公司總經理方東林表示,2009年時代華納公司通過中錄華納公司計劃在中國發行至少 100部CBHD影片。美國時代華納電影公司是美國好萊塢電影公司中擁有影視節目最多的公司。華納宣佈在中國支援CBHD,表明其認可CBHD各項技術指 標、數位版權保護機制,認為更適合中國國情,這可能使其他好萊塢電影公司今後也選擇採取CBHD格式在中國發行碟片。史萬文表示隨著華納兄弟的加 入,CBHD碟機產業化就備齊了全部要素。

  目前在CBHD銷售模式上,TCL和新科採取的是同捆策略——以碟機和碟片同捆的形式銷售,隨機同捆贈送的碟片可能在10-15部。目前CBHD碟片 價格是每張55元,與藍光碟片的175元相比還是有競爭力的,但是與DVD碟片相比,還顯稍高(目前正版DVD碟片為20元左右,盜版DVD碟片為5元左 右)。在盜版市場,還沒有出現CBHD盜版碟片,而盜版的BD碟片售價也高達60元左右,所以CBHD碟片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需要有低價播放機的支援。 TCL的史萬文表示:“我們希望讓最廣泛的消費者能享受高畫質播放,同時實現DVD產業的自然升級。”

  華納兄弟表示還會再出15張碟片,2009年底前在以上基礎上再出100張,合計提供120張,加上中唱的碟片,計劃之中的CBHD會多於135張。

  中唱表示會陸續推出400-500部影片。據了解,2008年7月份中唱勝利的CBHD首條母盤生產線已經投產,月生產力達50萬片。

  不過即便如此,CBHD依然面臨片源缺乏的窘境,此外,在播放機銷量上差距非常大,據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在美國市場,BD播放器在美國的 累計銷量已經達到1070萬台,其支援BD片源數量接近1100部,BD光碟銷量累計超過了3000萬張;在英國,BD碟片的總銷量達到370萬張;在法 國,BD電影銷量達到170萬張;在日本,已經有750部BD電影上市。僅從數字比較,CBHD與BD的差距非常巨大。藍光已經當之無愧成為下一代DVD 標準。

BD藍光與CBHD比較

  BD CBHD
播放機價格 3000~5000元 2000~2400元
影碟價格 175~230元 55元
碟片銷售量(全球) 3500萬
播放機銷量(中國) 10萬
播放機銷量(全球) 1000萬 未出口
支援的影片 1800部 150部左右
未來一年播放機價格預期 999元



四 CBHD的優勢和面臨的挑戰

 

CBHD的優勢很明顯:就是低價策略和專利風險低,另外,由於中國政府對其的支援態度很明確,CBHD如果能持續以低廉的價格提供播放機和碟片,則在擁有 逐漸增大的用戶群後,獲得發展的動能。另外,TCL也是一家提供高畫質LCD電視製造商,不排除TCL採取同捆LCD高畫質電視促銷CBHD播放機的做法 來拉動市場,TCL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曾表示:“如果我們能一年賣出1000萬台高畫質液晶電視,就能賣出1000萬台CBHD碟機!”

  不過CBHD面臨的挑戰也很多,雖然目前中國擁有強大研發實力的本土DVD企業超過15家以上,但是真正對CBHD產生興趣的並不多,在中國TOP5 DVD企業(步步高、萬利達、飛利浦、奇聲和金正)中,尚沒有一家推出CBHD播放機。就連最早推出CBHD樣機的清華同方也沒有推出真正的產品,二是採 取了觀望的態度。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陸刃波分析,中國企業當前通常採取“腳踩兩隻船”的方式,在國外市場與藍光陣營合作,在國內則觀望CBHD的走勢看是 否合作。

  “我不太看好CBHD的未來,因為目前的產業沒有形成上下游穩定的生態鏈,結果可能和EVD是差不多。”中國一家著名DVD製造商研發副總在接受採訪 時明確表示,“在看CBHD內容,其實內容需要電影廠商的支援,電影廠商會考慮從技術上要求加密能力,系統音視訊的還原能力,播放機的市場保有量等等,目 前來看,在這個幾個方面CBHD和BD相比沒有很大優勢。”

  另外,目前藍光BD已經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下一代DVD標準,但是CBHD只屬於中國的新產物,甚至還不是國標,這讓很多碟機廠產生顧慮。

  不過,對CBHD造成最大的衝擊的可能來自網際網路,不過,它同樣對BD也造成了衝擊!目前,中國網名數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在寬頻發達的地區,如北 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很多消費者已經習慣在網際網路上欣賞大片,或者直接下載高畫質影片觀看,很多家庭已經出現碟機長久不用的狀況。而中國三、四級 市場則更多傾向價廉物美的DVD碟機,CBHD難以打開市場。

  中國著名調研公司賽迪顧問的跟蹤研究顯示,自2007年中國DVD銷售萎縮以後,08年繼續保持萎縮勢態。

  在出口方面,由於BD已經成為國際公認的下一代DVD標準,因此出口企業會以生產BD播放機為主,而CBHD由於片源原因,出口的可能性會很小。

  不過,消費者需要更好的視覺體驗,他們希望在視訊觀看上實現從標準畫質到高畫質的升級,對此,很多中國企業另闢蹊徑,推出了支援H.264、 rm/1080P的全高畫質視訊的高畫質電視,高畫質網路播放機等,不過,這些藍光內容不是從光碟讀出,而是從網路下載到硬碟,通過軟體播放出來的。“現 在網路內容太多了,來源比傳統的碟片要方便,所以我們更看好高畫質網路播放機。”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未來電視機,網路播放機會成為碟機的最大競爭對手, 不管是BD還是CBHD,因為碟機的左右只是把內容以燒錄的形式保存,實際上,隨著存儲成本迅速下降,硬碟保存可能會更流行”。

五 CBHD未來預期

不過,即便遭遇如此諸多的挑戰,CBHD依然有生存的空間,因為目前中國主要消費群體在農村,中國農村的網路硬體建設還很落後,加之在經濟危機後,中國政 府加大了對內需的刺激,針對中國農村,特別推出了“家電下鄉”的優惠政策——每台電器政府出面貼補13%的成本,這項政策涉及家用電器、農用機械、農用汽 車等等,如果CBHD能受益於此項政策,則有可能迎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

  另外,中國是世界光碟產業大國和消費大國,在DVD時代,中國生產了近百億張DVD光碟,佔全球產量的30%以上 ,全球80%以上的影碟機產自中國。同時,中國每年消耗的光碟驅動器與播放機達二、三千萬台,消費的DVD光碟達五、六十億張。這樣的消費慣性在CBHD 時代還會保持一段時間,只要CBHD發揮低成本的優勢,就能獲取市場。從產業來看,目前中國的DVD 播放機生產量大約在每年1億台的規模,佔全球產量的80%以上。其他相關外部設備產品諸如PC只讀/燒錄光碟驅動器的生產量更是佔全球產量的70%,已經 擁了有一個龐大的工業基礎。這樣龐大的工業基礎,如果不能得到繼承和延續,勢必造成巨大的浪費,而CBHD產品價格低,專利費比例低(整體專利費成本降至 碟機企業成本的2-4%),更重要的是現有碟機企業只需少量投資就可將DVD生產線改造生產CBHD,而生產BD產品,則需要完全不同的生產線。所以,從 工業基礎上看,CBHD的優勢更明顯。

  目前,中國已經在積極推動高畫質數位電視節目的播放,平板高畫質電視機價格也在一路下滑,導致中國高畫質電視用戶暴漲,據估計,2009年中國擁有高 畫質電視的用戶將達到2700萬,2010年將迅速上升至4700萬,並在2011年達到7200萬。中國高畫質電視已經進入加速普及階段,每年的保有量 達到1500萬台,現在很多家庭的DVD播放機和高畫質電視存在不配套的問題,如果按70%的家庭換上配套的高畫質影碟播放機來計算,每年中國高畫質影碟 機市場規模可以超過1000萬台,這是非常巨大的市場,當然這個市場BD也會介入,關鍵是CBHD在內容和價格上是否顯示出很大優勢,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 盜版BD光碟,但是價格高達60元左右,仍高於CBHD正版光碟,所以CBHD仍有競爭優勢。

  在DVD市場,移動、燒錄、歌霸、存儲細分市場已形成,如果CBHD針對DVD時代消費者的習慣,有針對性的推出差異化產品,則可能成為眾多消費者DVD升級的首選。(特約撰稿人:張國斌)

作者簡介

電子創新網(www.eetrend.com)CEO,資深專業媒體人士,曾擔任電子工程專輯網站主編,有多年專業媒體運營經驗,對半導體產業有獨到理解和深刻認識。歡迎就電子產品開發及產業趨勢進行交流。 richard@eetrend.com

來源: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sino/47447-20090810.html?start=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qa5 的頭像
    sqa5

    No. 5

    smith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