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係OPhone,中國開發瞄準世界
![]() |
圖1 發放給軟體開發人員的OPhone試製機(點擊放大) |
以蘋果“iPhone”為樣板,且具有更為開放特徵的多功能智慧電話在中國問世。這就是“OPhone”(圖1)。
作為谷歌主導開發的手機軟體平臺,“Android”的源代碼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隨意改動。OPhone正是利用這一特點,按照中國國情訂製的Android基礎的智慧電話。
OPhone由中國的手機服務商中國移動策劃,2009年8月正式發佈。在中國,OPhone指標的智慧電話預定在2009年內推出7款,到2010年累計推出20餘款。這些手機都符合中國自主開發的3G標準——TD-SCDMA。
在全球智慧電話市場上,iPhone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對於通信系統業者而言,銷售iPhone沒有太大的利益。因為應用的銷售平臺掌握在蘋果手中,通信系統業者只負責通信,也就是只提供“管道”。
所以,中國移動決定開發不受蘋果支配的“iPhone類智慧電話”。
採用Android是為了通過繼續使用現有平臺,縮短開發時間、降低開發成本。事實上,中國移動只花費約1年半時間就成功開發出了OPhone。
以往以2G為中心的中國手機市場是芬蘭諾基亞(Nokia)等廠商的天下。中國移動的OPhone戰略將大幅扭轉這一局面。2G服務大部分是以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為基礎。而3G服務對於3D遊戲、視訊等豐富內容的需求將會激增。要想支援這些服務,終端必須訂製。而OPhone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
問世的。
中國移動現有用戶約5億人,居全球通信業務者之首。其中約半數(2~3億人)可以視為OPhone的潛在用戶。全中國的潛在用戶可能為6億人左右。
徹底進行水平分工
OPhone的一大特點在於開發過程中徹底進行了水平分工(圖2)。
![]() |
圖2:OPhone的水平分工體制 通信系統業者中國移動佔據主導。軟體開發和終端開發由播思通訊和各終端廠商負責。日本的窗口為鵬開科技。(圖:播思通訊的圖片。佐佐木陽拍攝,中國移動的圖片為下川和男拍攝)(點擊放大) |
以Android為基礎的OPhone系統“OMS”(open mobile
system)由軟體開發商中國播思通訊(Borqs)負責開發。該公司是清華大學在2007年成立的技術風險公司。中國移動與播思通訊之間雖無直接資本
關係,但在人才交流方面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OPhone生產商都需要使用播思通訊的OMS來製造OPhone手機。2009年在中國上市OPhone的共有6家公司:美國戴爾、聯想集團、多普
達(台灣宏達(HTC)在中國大陸註冊的法人)、飛利浦(僅品牌,荷蘭飛利浦電子本身已退出中國)、南韓LG電子、美國摩托羅拉。上市的手機共有7款,其
中聯想為2款,其他廠商各1款。
就連Android終端的鼻祖HTC,也在其開發的手機中安裝了OMS。到2010年,隨著南韓三星電子、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等公司的加入,在中國上市的OPhone將達到20款以上。
而且,OPhone的零件廠商、EMS等供應鏈也開始出現。已經實現了與個人電腦相同的開放化、批量化。因此,戴爾、聯想等個人電腦廠商也有了參與的機會。在未來,美國惠普、台灣宏碁等各大個人電腦廠商估計也會涉足這一領域。
隨著批量化的進展,手機終端價格也有望在短期內下降。現在OPhone的價格為3000~5000元左右,中國移動已經正式宣佈:“把3年內使售價降低到1000元作為目標”。現在,中國移動為OPhone發放了銷售補助,商店的實際價格已經低於成本定價。
中國移動加快普及OPhone的做法源於其打算儘快建立3G市場及其內容流通市場的設想。今後,OPhone手機的供貨量預計為每年1000~2000萬台。(未完待續,記者:大森 敏行)
更多請看明日刊出的:日本也有採用動向
注:本文根據中國移動以及播思通訊的EAST代表董事社長下川和男和GClue代表董事佐佐木陽的採訪記錄,結合鵬開科技的採訪內容編寫。
日本也有採用動向
OPhone雖然是面向中國市場開發的產品,但中國移動並不希望使OPhone成為中國的獨有標準,而是打算向全球推廣。有消息稱,剛剛涉足智慧電話的戴爾之所以著手OPhone,也是著眼于全球銷售。
播思通訊的約350名技術人員如今為開發面向中國的OMS已經忙得不可開交,無暇滿足他國需求。因此,播思通訊採取了在各國尋找企業合作的方針,由這些企業完成本地化,以這些企業為窗口在各個國際推廣OMS。
在日本,鵬開科技于2009年9月與播思通訊建立了合作關係。鵬開科技負責OMS的日語化及其對單波段電視、Feli-Ca、眩彩郵件
(Decoration
Mail)等日本特有功能的支援。該公司代表董事中原隆志(中文名:戴志堅)表示:“OPhone具有強烈的中國移動特色,能否在日本採用最初曾備受質
疑。為此,我們讓自己的技術人員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評測,評測結果顯示,在日本採用OPhone也有其意義,所以我們決定與播思通訊合作”。
日本的手機廠商也一直在開發Android系統的智慧電話。對此,中原表示:“日本廠商開發出支援單波段電視等日本特有功能的產品大概還需要2年的時
間。而且,單獨構建供應鏈的負擔也比較大”。在日本,HTC正在向NTT
DoCoMo提供Android手機“HT-03A”,但是,“由於單靠日本市場無法彌補折舊負擔,因此,很難想像HTC的手機會支援單波段電視”(中
原)。中原認為:“日本廠商只要採用OPhone平臺,就可以用比單獨開發Android手機更短的時間,開發出日本標準的智慧電話”。
為此,鵬開科技正在將積極向日本手機廠商和通信系統業者推薦OMS。除了面向日本的Android手機,面向中國等海外地區的產品也是該公司開拓的對象。
自主擴展佔整體的2~3成
OMS是在Android基礎上加入自主擴展形成的(圖3)。鵬開科技的中原表示:“OPhone的自主擴展部分佔整體的2~3成左右”。
![]() |
圖3:OPhone的內部結構 在谷歌Android的基礎上加入了自主擴展。(點擊放大) |
在標準Android基礎上增加的擴展包括:遵循CMMB標準的中國版移動電視功能、Web瀏覽器擴展、Java
ME等。自主擴展API包括螢幕類的oms.home.HomeIntents組件、本地搜索類的
oms.servo.search.SearchProvider組件,郵件包類的oms.mail組件等。
OPhone的自主中介軟體追加了控件執行環境和遊戲執行環境。如果不使用OPhone自主擴展的這些功能,也可以標準使用Android。
在中國上市的OPhone用戶界面(UI)為中國移動訂製。通過改變設定可以切換至Android標準UI。就技術而言,手機廠商可以加入自主UI。
OPhone一大特點在於服務擴展。OPhone沒有加入Gmail等谷歌服務,而主要是以中國移動的服務為主形成的。
標配套裝軟體括音樂發送服務“無線音樂隨身聽(Mobile
Music)”、簡訊服務“飛信(Fetion)”、郵箱軟體“139郵箱”、WAP服務“移動夢網(Monternet)”、手機電視“CCTV”等。
中國移動的這些代表性服務已經預置,用戶只需一鍵點擊即可運行。OPhone還支援手寫輸入。
面向軟體開發商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供應也毫不含糊。SDK分別在面向控件開發商的“JIL
Developer Website”(http://www.jil.org/)和面向應用軟體開發商的“OPhone
SDN”(http://www.ophonesdn.com/)等Web網站上發佈(圖4)。
創立軟體供應機制
中國移動策劃OPhone的最大理由是為了創建由通信系統業者主導的軟體流通平臺。中國移動配合OPhone手機的上市,建立了軟體流通平臺“Mobile Market”(圖5)。OPhone標配了接入Mobile Market的專用軟體。
![]() |
圖4:面向應用軟體開發商的Web網站“OPhone SDN” URL:http://www.ophonesdn.com/(點擊放大) |
![]() |
圖5:開設“Mobile Market” 中國移動提供的軟體流通平臺。其中包括面向OPhone的軟體頁面。URL:http://www.mmarket.com/moneditor/cs/zmd/ophone.html(點擊放大) |
Mobile Market是以OPhone為中心的平臺,同時也支援OPhone以外的多種OS。例如,Symbian系統終端和Windows Mobile系統終端都可以從Mobile Market的Web網站下載本地應用程式。
截至2009年11月上旬,Mobile Market發佈的內容數量為應用軟體313個、遊戲678個、主題1248個。(全文完,記者:大森 敏行)
注:本文根據中國移動以及播思通訊的EAST代表董事社長下川和男和GClue代表董事佐佐木陽的採訪記錄,結合鵬開科技的採訪內容編寫。
來源: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sino/49169-20091208.html?ref=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