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部落格】從Ophone看中國企業的突破能力
“又開始仿冒了!”。當聽說“Ophone”在中國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時,說實話,筆者的第一反應就是開篇這句話。筆者當時的看法是又一款仿冒美國蘋果iPhone的產品上市了。
然而,伴隨著後來對Ophone進行的調查,筆者發現Ophone並不是簡單地仿冒,而是有著明確的發展戰略在做支撐。Ophone是中國手機系統業
者——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于2009年8月發佈的智慧手機平臺。讓中國移動策劃Ophone的原始理由,當然是iPhone的成功。中國移動的策劃責任人是這樣考慮
的,“即便銷售iPhone,對手機系統業者來說也沒有太大的甜頭。應用軟體的銷售平臺會被蘋果公司所把持。既然如此,還不如自己開發和iPhone相似
的智慧手機,並自主管理銷售應用軟體的網站”。
於是,中國移動將目光聚焦在了美國蘋果開發的軟體平臺“Android”上。中國移動自行修改了Android,使其支援中國的移動電視等標準,並添
加了與iPhone相似的用戶界面。而支援Ophone平臺的應用軟體,則通過名為“Mobile Market”的自家網站進行銷售。
之所以採用Android,是因為它是一個適合在短期內、以低成本進行開發的平臺。重要的是,中國移動迅速吸取了Android及iPhone等的精
華,製造出了中國版智慧手機。實際負責Android的改動等Ophone軟體開發工作的,是中國一家名為播思通訊(Borqs)的技術風險企業。
支援Ophone的智慧手機終端,計劃在2009年內推出7個機型,到2010年合計推出約20個機型。中國移動並不打算讓Ophone停留在國內標
準的水準上。該公司計劃呼籲全球的手機廠商採用該平臺。也就是說在推進智慧手機的通用化。著名PC廠商美國戴爾(Dell)加盟Ophone陣營,可以看
作是這一舉動的典型代表。
基於Android的智慧手機開發,日本手機廠商似乎也從很早就開始動手了。與播思通訊展開合作的鵬開(Cathay
Tri-Tech)董事長中原隆志(中國名:戴志堅)表示,“比起單獨開發,採用Ophone平臺的公司能在短得多的時間裏開發出符合日本標準的智慧手
機”。“這是因為,Ophone平臺上已經形成了零件廠商及EMS的供應鏈”(戴志堅)。
說實話,對於這番話,讓筆者在為日本廠商感到遺憾的同時,也感到了一種威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作為手機系統業者,中國移動的客戶數是全球最多的,有5億人的規模。雖然有各種說法,但Ophone的潛在購買人數,估計至少也有2億人以上。
憑藉“規模經濟”以及“應變速度”作為武器推進全球戰略。Ophone的突破能力或許將巨大地撼動全球的智慧手機市場。(記者:內田 泰)
來源: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sino/48780-20091110.html?ref=ML